丽邑遗址位于陵园北侧约2.5公里的新丰街道办事处刘家寨村附近,南北长米、东西宽约米,面积50万平方米。遗址内出土大量板瓦、筒瓦残片、云纹瓦当及成排的五角形陶水管道,还有陶罐、陶盆、豆等一些生活用品,并发现大量陶文。陶文内容可归纳为三类:一类为“大匠、北司、都船将”等中央官署类;二类为“安邑禄、宜阳工武、杜秦、下邽”等官营徭役类;这两类陶文大都见于砖瓦上,属于中央官署制陶作坊和从各郡县征调的徭役性制陶作坊的印记。三类是市亭类,如“丽亭、丽市等”。这类陶文一般见于罐、盆、钵、豆等生活用品上,说明这类作坊是专门生产日常生活用器,或供陵园做陪葬品,或供出售。同遗址上又发现汉代新丰城遗址并出土汉代铁锛、铁斧、铜弩机、五铢铜钱等。
文献记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年)置丽邑;三十五年(公元前年)移民3万家到丽邑。文献又记载:汉高祖十年(公元前年)改丽邑为新丰。由此而知,汉新丰是在秦丽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秦在此设置丽邑,主要是为了负责陵园的修建工程,并侍奉陵园。秦始皇帝修建陵墓前后动用人力最多时达数十万,这么多人集中一起从事陵园建设工程,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以及组织、管理、治安等事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除有将作大匠、少府等相关官署负责修陵工徒的组织、管理,建材的供应等,其他相应的服务事项绝不是官府所能全部承包的。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陵邑的创建应运而生。所以,陵邑是因陵而设,服务于陵园,是秦始皇陵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皇陵原名丽山,陵园为丽山园,陵邑的名称就叫丽邑。正是修陵工程的需要,始皇三十五年,迁徙3万家以充实丽邑的人口。等陵园修建完成后,丽邑仍将为陵园提供常年服务,供其所需。秦始皇帝开创的在帝王陵附近设置陵邑的建制,为西汉王朝所继承。高祖刘邦葬长陵,置长安邑;惠帝安陵置安陵邑;文帝霸陵置霸陵邑等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xw/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