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丰城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丰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强化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年各项目标任务。
丰城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是建设美丽丰城决胜全面小康的决战年。全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省、宜春市的具体部署,弘扬“改革闯新路、实干再跨越”正能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八大基本策略,大力实施“”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奋力迈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的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0%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抓好五项工作:
(一)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南昌副中心
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抓住丰城建设南昌大都市区副中心上升为省级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谋划对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加快昌丰公交一体化,着力协助昌赣客专建设;加快谋划龙津洲新区、高铁新城等区域总体规划设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主动吸纳南昌产业辐射,积极参与南昌大都市区产业分工。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产业,着力发展循环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品牌效应,谋划延长并力争形成闭合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条,大力引进汽摩配、建设型材等下游产业。抓住“中国制造”战略深入实施,中央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的机遇,以华伍、好帮手、科邦等为依托,重点发展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电子产业等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启动建设亩生命健康产业园,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支持唯美、斯米克等公司技术攻关,优化新型建材产业。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产业、电商产业和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实施创新驱动。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双创”,激活草根创业。加快推进高新园区升级步伐,创新园区孵化器动作模式,提升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水平。创新招商模式,实施资本招商、要素招商、产业链招商,实现引资、引智、引产业。
(二)加快项目建设,铆足发展后劲
抓紧项目策划和储备。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突出产业、城建、交通、生态、民生等领域的项目储备,启动和推进沪昆铁路丰城段改线工程及火车站并站、玉华山水库、丰城通用机场、同田码头项目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龙头山水电站、丰电三期、华英产业园、华伍轨道交通制动器、国控丰盛物流港、格林美铜加工、泰和百盛铜漆包线、明大铝业压铸件、红庆金属铝压铸、强劲铝业再生金属、桂源科技等“”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落实要素保障。统筹调度土地、资金供应,盘活存量,搞好储备,满足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国家投资方向和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方向,谋划包装对接项目,向上争取要素支持。积极探索资金筹措新路子,统筹协调多渠道融资,大力推进PPP模式。
(三)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争取列入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着重推进富硒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应用,在率先全面小康美丽乡村示范区的四个乡镇开展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工作。推进改革试点。推进省直管试点,积极承接省、宜春市下放的权限,在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试点赋予的权利,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优化政务环境。继续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各项政策,优化电子政务平台,推进“一网两厅”建设,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大力推行审批工作“五办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提升乡村两级全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坚持“放管服”相结合,降低准入门槛,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四)推进生态文明,树立“丰城样板”
争创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市)。积极策应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建设生态丰城为目标,强化生态建设,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加大药湖、玉龙河等湿地公园保护力度。建设林业生态系统,提高造林质量,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两个示范”的政策优势,积极谋划和推进循环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启动海铁联运陆地港项目,努力探索构建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推进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促进重点企业除尘、脱硝、脱硫设施完善,努力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强环卫管理,提升市容监管水平;建立环保监测、排查常态化机制;完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城区垃圾处理厂与乡镇垃圾处理站及收集系统,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
(五)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实施精准扶贫。瞄准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总目标,围绕“扶谁、谁扶、怎么扶”等问题建章立制,对全市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对政施策,精准扶贫,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搬迁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确保目标完成。提升社会事业。大力推进城区教育网点建设,力争新建学校早日投入使用,拓展城乡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举措,协调支持相关职业学院落户丰城。医院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医养对接”,力争在综合性养老机构建设方面有新突破。抓实安全生产。对安全事故零容忍,强化构建“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行业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架构,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消除安全隐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彻底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xw/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