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好的习惯能让数学学习事半功倍,更能成就好的学习成绩。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听讲的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级学生活波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常上,教师应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不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采用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在专心听讲的基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地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效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答本来能解答的问题。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道题目为:“请在下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问,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很多題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叫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情境,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学生时,要照顾各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容易解决的题目,把机会留给一些成绩较差的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部分,都给予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她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激起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数数视频中1分钟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的数量,有的记录货车数量,有的记录小汽车的数量,有的记录公共汽车的数量。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板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中,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时,先让同学都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续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数学思想方法,为创新打下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你知道王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一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王老师的年龄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找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在再加上5就是35;有的,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这样,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要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方法科学,就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孩子们身上扎根、结果。(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杨柳湖小学)
————————————————————
《江西教育》,立足江西,面向全国!
(江西省一级期刊、江西省教育系统唯一权威的工作指导类杂志)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ls/3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