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丰城老城区,永不磨灭的记忆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20-10-15
文/张代俊曾任教剑光中学,后调丰城招商部门工作江西丰城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东汉建安15年(公元年)割据东吴的孙权划南昌南境设富城县,从此揭开了丰城建县的历史篇章。经过历史变革,县治由荣塘圩,石滩古县圩,新安圩,于唐高宗李治永微二年(),迁县治于富水之西一一丰城老城区,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乾旋坤转上千载,沧海桑田几轮回。丰城老城区作为丰城一百多万人口的市治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新城区的建设也颇具现代化,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繁荣昌盛的景像,反映了新世纪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也表现出丰城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丰城这座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年,在市委、市府的决策部署下,丰城老城区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化改造,举全市财政之力,总投资七十亿人民币,进行了老城区棚改,拆除了大片老住宅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一些历史街道、小巷、老屋、古井、牌楼、老店和历史遗址,正在逐渐消失,城市的历史见证和历史故事逐渐地从活生生的舞台表演走向冰冷的纸片。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人居最佳环境,并不只是像图画一样的美景,而必须有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底蕴和值得人们回味的故事。人们追求的是一座活生生的、人类奋斗了上千年有温暖有故事的甜美生活空间。生活在这座当时只有几万人口的老城区的六零后、七零后,亲眼目睹了这座城镇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的市政建设,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面貌的改变,那是上千年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然而,小时候的记忆依然清晰明了,甜美的回忆,使人倍感温馨和亲切,摧枯拉朽式的城市棚改使人振奋,同时也使人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婉惜。每个人都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强化儿时的记忆。有一种奇怪的现像,近期发生的事情很快会记忆模糊,童年时的记忆日渐清晰,这在心理学上名曰恋旧情结。我想用我这支并不流畅的笔,写下一些几十年前儿时的记忆,以示怀念从前老百姓并不峥嵘的平凡生活的岁月,怀念我们失去的青春。今天我想讲讲丰城老城区大井头的故事。话说大井头,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唱《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时二十六岁的李白喝了一壶老酒,寄篱他乡,忽然有一种愁绪涌上心头,倚靠井栏低首浅咏,留下了这首妇孺皆知的千古佳作。月亮是游子情感寄托,毕竟只有家乡的月亮才是最圆最亮。床者,井栏也。月亮、井栏都是寄托人们浓浓的思乡情结。家思乡愁,永远美丽着人们的心灵;家国情怀,永远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井头,既是井名也是地名,它坐落在丰城老城区东方红大街中路略偏西段,距万寿宫西向二十米,距中心菜市场东向二十米,位于老城区最繁华地段,此井原来座落在街道北侧人行道上,民国时期老城区主街道拓宽,这口井的位置由于街道两边房子的退让而处于道路的北侧,占据了四分之一街道,远远看去,鹤立于群,煞是醒目。大井头确实是一口古井,咋看起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井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仔细探究,它不愧是丰城老城区的一口名井,庄重朴实,结构巧妙,用料讲究,外形华丽,在厚实中体现古朴,在巧妙处凸显人文关怀,在质地上略显贵重,华丽中表现乡土风情。大井头井栏高八十公分,直径一米五,井栏厚度二十公分,井深八米左右见水,井内壁是红石凿成内弧形码砌而成,内壁光滑锃亮,井内空气湿润,四壁红石上长满青苔,深红为底,藏青为饰,加上悠悠的涟漪波光,每次看去,就像一幅朦胧深邃的有抽象意味的写意丹青,意境悠远,美轮美奂。古井的井栏是由整块火山岩石雕凿而成。火山岩石是由于火山爆发而形成,它的特点是坚硬、多孔、粗糙,它的硬度是花岗岩大理石的几倍,在当时有限的加工条件下,加工难度特别大,火山岩的井栏非常稀罕,据说江西境内没有几副这样的井栏,加上几百年的悠久历史,更显弥足珍贵,可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城区东方红大街道路整修时,井栏拆除,井被填平,遗物却被当做垃圾废弃,实为可惜。水井周围地面约有二十几平方米面积,铺垫着大理石,大理石地面像荷叶边一样略微向四周倾钭,以便洒落的井水流向四周的排水沟。火山岩井栏和大理石地面,由于时代久远,岁月磨砺,凹凸不平的表面油光锃亮,就像老古董的包浆,彰显着历史的悠久和沧桑。在井台的正上方有一个四角翘首的风雨亭,四柱立于大理石地面的四角,在四面倾斜顶的中间,向上又升起了一个小小的四角斜亭,就像我们家庭装修的二级吊顶,也许应该叫二级亭台吧。有一次爷爷牵着我的小手经过这井台时,我眨吧着迷惑的眼晴向爷爷讨教,爷爷念过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历经世事,饱经炎凉的文化人,诗书堪佳,才华横溢,是我崇拜的偶像。我爷爷说,古代从井里汲水有二种方式,一种是用大拇指粗的草绳系着吊桶汲水,另一种是用长长的竹杆系着吊桶,直接放到井里汲水。竹杆又直又长,汲水上来,一般风雨亭高度不够,人们就想办法在顶部加层升顶。古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水是生命的源泉,井在人们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条件的地方才会在井台上建筑风雨亭,便于人们汲水、洗衣、洗菜、淘米时,可以躲避烈日暴雨的恣虐,在劳动的同时享受生活的舒适。大井头构造巧妙精致,彰显了劳动人们的智慧才华,也体现着设计者的人文关怀。大井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坐落在老城区中心。老城区通过上千年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城市的模样,在清代中期,由于社会发展进程,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资本经济雏形。以大井头为中心向东西延伸,形成了一幅活生生的丰城《清明上河图》,街道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街道中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杂货铺、绸缎铺、茶坊、酒肆、铁匠铺、镶牙诊所、中医坐堂、还有圆桶店、竹篾店、染坊、裁缝铺和瓷板画店等等,应有尽有。大井头向东二百米是陆家巷和挂剑巷汇合处,向西二百米是太子口和横衡口汇合处,就是现在的审计宾馆,古代叫西门口,也许丰城古代的西城门就在此处,由于历史变迁和年代久远,现在看不到任何踪迹。这两处聚集着丰城大批资本拥有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富翁富豪。商铺林立,灯红酒绿,人流熙壤,商贾云集,百年商号,赫然有名,张万泰、黄吉顺、于泰仁、范万顺、李真泰……一串串商号名称,就是一部部丰城百年经济发展的历史。有些商号不仅在丰城生意如火如荼,兴旺发达,而且在赣商圈中也小有名气,他们生意远及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有的商号在上海、广州和西安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百年历史的丰城著名古老商号——张万泰,是我家族在清代中期创立的商号,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是丰城首屈一指的规模很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商行,不仅在丰城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生意远及湖北武汉、安徽安庆,在它地商圈中也小有名气。张万泰商行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经商,加上先辈们的诚实质朴,勤劳苦干,灵活经营,砥砺奋进,在解放前夕,本家族积累了大量财富,当时先辈们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他们也认识到真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还是要发展民族工业,在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下,他们积极着手融资投入实业,当时我太公公(我爷爷的大哥)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由他牵线搭桥,由我爷爷带队一行人到苏杭等地考察项目,回丰城后认真研判,精心写出了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家族长辈同意,毅然投入大量资金,在丰城创办了丰城历史上第一家棉纺织厂。正当棉纺织厂走向正轨的时候,全国解放了,据我爷爷说,后来丰城后街创建的集体性质棉纺厂很多机械设备,都是我们家族工厂捐献出来的。我们家族从现存房产来看,也是可以想像当时的辉煌。我们家族有四幢近四百米方米的古屋,四进二天井,雕龙画凤,花格浮雕,装饰华丽,摆设庄重。此外还有私家花园,在花园东北角有一棵百年香樟,树木茂盛,遮天蔽日。在西南角摆放了几尊百年盒景,非常名贵。花园的正南边是一排低矮的平房,那是家族自已的私塾,当时请了先生在私塾教本家族孩子念书。这些房产座落在丰城老城区刘家井1、2、3、4号,就是倒垱口新华书店大楼隔壁的巷子里。除了生活用房外,在丰城还有大型商铺,商铺座落在西路街豆腐社办公大楼,现在西路住宅小区临街的位置。该商铺前店后仓库,其中有帐房间、会客室和厨房,主要作为商业经营。解放后,共产党对商业资本家和民族资本家进行了彻底改造,公私合营,加上严格的税赋政策,以及私有企业经营政策的限制,彻底击垮了中国大陆的私有经济,加上当时家庭成份的划分,确定对外部阶级的批判、改造和教育,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使得所有百年商号一夜之间丧失殆尽,被历史的车轮辗为齑粉而扬为尘埃。一大批百年商号被“公私合营”’后,剩下了一些有百年历史的手工业者,这些传统手工业者顽强地秉承传统技艺,坚守传统行业阵地,形成独持的乡土文化,顺应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我是六十年代人,在六、七十年代目睹了一大批传统手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大井头是老城区繁华中心,在这块黄金地段上,西向的万寿宫香客盈门,东向的中心菜市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周边围绕着一批百年历史的传统手艺人,他们父子相传,师徒相承,秉承着先辈们诚实本份,仁义信用的宗旨,默默无闻的代代香火延续,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来源:丰城社区、丰城君,组稿:秋雨邀凉文学社。社长、编辑:青史蜡炬,审稿、校对:丰云、安歌、流星雨,主编:刘一汉(城谿先生)。文末配图:小河北。推荐阅读↓↓↓丰城市政府通知丰城交通管制三个月丰城市民政局重要通知丰城多条乡镇公交路线调整丰城行人闯红灯!被开出罚单丰城一乡镇规定:礼金不得超过9万9官方回复!丰城柳湖家苑居民家中被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ls/3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