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这是第17篇文章
“丰城人记忆中的美食”
说起美食,那无疑,
永远是人们追求且热议的一个话题,
每个人一生最离不开的就是美食。
小时候,我们总想着有一天,我要长大了,
我要把全世界想吃的东西统统吃个够,
但是长大后,对于小时候想吃的那些东西,
好像并没有当初的那种感觉了!
你小时候的美食梦想是什么呢?
是想吃到吐的泡面还是只有流口水而吃不到的串肉?
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肯德基呢?
把你的梦想说出来,
让我们一起回忆回忆小时候的时光~!
邀请了我们身边80、90后的朋友们,
让我一起来来听听他们记忆中的美食。
1老婆几卖的年糕Li老师读小学的时候特别爱吃校门口的老太婆卖的年糕,那种煮熟了,放桶里沾了点辣椒水,好糯。那个时候没钱,老太太说让我们捡棍子,那种串年糕的棍子,捡多少根就可以换年糕,我捡了好久大概有根棍子,换了2根年糕,好兴奋,拿着走在巷子里,结果很少来接我放学的老爸,突然那天来接我,迎面在巷子里遇见我,我手拿2根年糕,我就藏身后,他离我越来越近,我不想他骂我,我忍着心痛,在身后松了手,年糕丢了,那是我一辈子的痛,现在快30了说起来心都会痛.......
2一块钱一碗的炒粉文哥在镇中读初中的时候,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就会去吃学校巷子旁边的炒粉,一块钱一碗,还会放几片很薄的火腿,味道很香,很多来丰城当街的乡里人,会在那吃碗炒粉或煮粉,记忆中,旁边还有口水井,摊主就在井旁边洗sa了的粉,摊档是一大家人开的,他们的老屋就在巷口不远的地方,摊位一字排开,摆在巷子的一侧,印象中,他们一家两代人都在那炒粉,同时有三个锅炒粉或者煮粉,每天生意都很好,有时候等的久了,他们还会很客气的说,崽里,等落个久,多拿米几粉到你恰,那里形成了我对炒粉味道的记忆,以后吃过很多地方的粉,如果吃到和那里比较接近的,我就会觉得是好吃的炒粉。
3子承父业的“非尝蛋饼”糖葫芦说起小吃,一定是我现在心心念念的街心花园入口处的非尝蛋饼,以前是在镇中门口,几年前换到了这,现在也已发展到父子企业了,两个打着非尝蛋饼的都是他家的,潜意识还是会去他爸那边排队,感觉他爸的口味更正宗?回想高三艺考那时候在南昌进修,南昌没有蛋饼,到处都是煎饼果子,每次回家都会去吃上一个,里面的海带丝真鲜啊,大学考到外省,更是没有蛋饼这一物种,每次寒暑假回家也是去了街就必须必的来上一个,外糯里香,刚出炉的烫,边走边吹,吃的嗦嗦叫(越说越饿),真是色香味俱佳,唇齿留香啊!现在白天上班,晚上才有时间过去老城,但素!老板已经收摊子回家啦!有次周末下午2点半左右过去,还没出摊,于是和小伙伴逛街,逛到6点多,想起蛋饼还没吃到,过去排队,别人都是4个6个的打包走,快到我了,说料没了...我心里那个格的啊...
4难以抉择的“镇中油饼”在镇中校门口两侧,分别有两个卖油饼的小摊位,两个煎油饼的摊位都是老两口,也都是老头负责揉面,做饼,老太太负责煎饼,卖的都是五毛钱一个的咸菜油饼,校门口左侧的这家饼要大一点,但想对较薄,右侧这家饼小,但厚一点,关键味道也都是各有特色,都是我喜欢的味道,每次傍晚放学我都要做一个艰难的决定,就是到底要买哪一家的油饼?放学路上,边吃油饼,边和同学聊天,饼吃完了,也差不多到家,这些食物的味道,仿佛已经深埋记忆细胞,回想起来,一切安静又美好!
5此生无缘的“开水冲蛋”YJ我小时候身体不好,没钱看病,然后不知道听村里谁说每天早上一杯开水冲鸡蛋喝了对身体好,然后我和我大伯每天早上一人一个杯子,往杯子里倒杯热水,打一个鸡蛋在里面用筷子不停的搅拌。我小爱吃甜的总爱在里面搁两三勺白糖,后来搬离了老家,很久没喝过了。有一次心血来潮做了一杯,腥味特别重,搁再多勺白糖也喝不下,直到现在也没有勇气再尝试,估计余生与它无缘了吧!
6小时候菜是“配饭的”H总有一些味道在记忆中难以忘怀,回忆起来,会有种幸福而美好的感觉。
80年代末出生的我,社会的物质生活好像已经开始富足,但是我家还处在温饱阶段。记忆中的小时候,一个咸鸭蛋要切成两半,一人只能吃半个,每次都和弟弟剪刀石头布,赢了的才有权利挑选蛋黄多的那一半,所以那时候觉得流油的蛋黄很美味。
小时候,是吃饭当饱的时期,一餐两大碗饭,菜只是“配饭的”,一个萝卜炒肉或者大蒜炒肉,懂事的我总会规定弟弟每碗饭只能吃3、4块肉,因为弟弟吃多了,因忙碌而后吃饭的爸爸就没得吃了。所以那时候的肉是美味的,一块肉要分6、7次咬,咬一小口配上一大口饭。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每天的伙食都和过年一样,吃在嘴里的咸鸭蛋、五花肉,早已失去了小时候的味道。只是记忆中它们还是美好的,会让我回忆起小时候一家人生活的场景,打闹、温馨、感恩......
7旺旺大礼包不重要,重要的是贴纸时间过着过着,转眼就30了,终于明白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再也不是最初的那个味道!
还记得10岁那年生日宴后,姑姑说带我去买吃的,于是我很兴奋的领着她去家门口的小卖铺,指着我每天放学经过就能一眼看见的那袋旺旺大礼包,姑姑二话没说就给我买下来,我兴奋不已的提回家,小心翼翼的拆开,里面每样零食都是那么精致,那么稀罕宝贝!最最重要的是,每个旺旺大礼包里面都有一张旺旺贴纸,那个时候几乎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会因为总有一张旺旺贴纸而倍感骄傲,我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左看右看,然后把它们分别贴在了冰箱,餐椅,床头,心里美滋滋,想着下次有小伙伴来我家看见了这个贴纸,我就可以炫耀一番,我吃过旺旺大礼包!哈哈,多么幼稚又多么可爱的小骄傲!然而成年后的自己却再也不是一张小贴纸可以满足可以高兴的了!是我变了,还是时间改变了一切呢?
8深入骨子里的“白糖糕”亮仔走了还算多的路,吃了也不算少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没事还会去吃的是白糖糕解决下口腹之欲,可能天生对糯米类的食物比较不可抵抗,外面的甜香和表壳的酥脆,深入骨子里的绵软弹牙,所以不存在什么腻之类的话了,偶尔去烤串店,也先来四五串年糕,实打实的那种大的年糕,打打底子,绝对不是小片小片的那种可以糊弄的,抗饿耐造,但是一定要粘糖!!以至于吓到同行的朋友,长久以来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多了一个传说。
9可以中奖的“咪咪”川以前的咪咪里面可以中奖硬币,一般是一毛钱,运气好的时候可以中到5毛钱。硬币被包裹在咪咪包装袋里,摇晃的时候会发出响声,装有硬币的咪咪一般要比没有装硬币的咪咪要稍微重一点点,那种细微差别的重量。小时候在楼下的小卖铺买咪咪,总是要一包包拿起来摇晃摇晃,然后用手掂量掂量,对比下重量,挑感觉上去稍微要重些的那包,然后一鼓作气撕开包装,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硬币,如果中奖了的话会很开心!现在的咪咪再也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
▼
小编有话要说:
看完几位朋友说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呢。
天下美食千千万,大家小时候喜吃些什么呢?留言和我们分享下吧~
山河大川鼓励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jj/3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