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史林探秘桐叶封弟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25/4/27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

公元前年,一代雄主周武王姬发在灭亡商朝还不到三年时便突然驾崩,他的幼子姬诵继位,是为西周的第二位周天子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纪幼小,因此由他的叔叔姬旦摄政处理国务。姬旦由于被封于周,所以也称周公旦。

桐叶封弟背后是周公旦在推动

三千多年以前的某一天,在周国丰城两个贵族少年开心地游玩嬉戏,其中年纪较大的少年捡起了一片桐叶。

“这个封给你。”

周成王姬旦将这片桐叶削成了珪的形状,然后递给了弟弟姬虞。由于是少年间的嬉闹,所以周成王说过之后就将这事忘在脑后了。

然而其后有一天太史官尹佚(又名逸)却突然提起了这件事,要求周成王兑现自己的承诺封姬虞为诸侯。周成王因为舍不得自己这个感情最好的弟弟离开身边,所以向尹佚表示自己当时只是随口说一下。然而出乎周成王意料之外的是,尹佚却紧咬这事不放据理力争,词穷的周成王只得答应封姬虞为诸侯。

晋祠

于是乎大概在公元前10年,成年的姬虞便被封为了唐侯,而姬虞的儿子姬燮[xiè]继位唐侯后将国名改为了晋。

春秋的超级大国、中原霸主晋国就这样因为一片桐叶诞生了,这是多么温馨的一个兄弟情谊的故事啊。

可事情会这么简单吗?

晋国立国这件事情,表面看似乎是尹佚力争的结果,但是周成王给弟弟桐叶的那会,周朝的当家人可是周公旦啊。没有周公旦点头,姬虞是不可能被封为唐侯的;而且周公旦那没点头之前,尹佚敢去跟周成王提分封姬虞为诸侯的事情吗?

所以分封姬虞为唐侯这件事情,显然是周公旦在背后推动的。

周公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变乱接踵而至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这是《尚书》中对周公旦辅政成绩的概括,这短短的一句话凝练了众多的大事。

周武王灭商后对商朝遗民采取了怀柔的措施,由纣王颇有声望的儿子武庚继续在朝歌管理这些商朝遗民,这个名字不载于史册的国家可能名字叫作殷。

分周武王对于商朝遗民并不放心,所以他将原来商朝旧地一分为四。除了殷之外,周武王在殷的东面设立卫国,在殷的北面设立

由于这三个国家是周朝为监视商朝遗民所设,因此被合称为三监。光是设立这三个国家并不能保证就万无一失,因此为了防止这三个国家与殷联合,周武王将自己的三个弟弟转封为了三国的国君。原本封建管国的姬鲜迁到卫国,封建蔡国的姬度迁到鄘国,封建霍国的姬处迁到邶国

可是事实证明在权力面前,亲兄弟也是靠不住的。

由于想要攫取天下大权,姬鲜、姬度、姬处竟然在姬发驾崩的同一年,便伙同武庚以及卫国东面与商朝关系紧密的奄国一起发动了叛乱!

这场叛乱姬旦在姜太公的协助下,用了三年时间才得以彻底平定。最终叛乱的主谋姬鲜和武庚被处死,姬度被流放,姬处被贬为平民,殷、奄两国被灭。虽然这场叛乱有惊无险的被压了下去,但是它给刚刚才成立的周王朝提了一个醒,丰镐远在关中,遥远的距离使得周朝不能有效地控制商朝故地。

因此姬旦开始营建周朝的东都成周邑(今洛阳),作为周朝控制中原诸侯的根据地。

然而就在周朝营建成周的同时,成周北面的诸侯国唐国却发动了反周朝的叛乱!

唐国的这场叛乱规模比三监的叛乱小得多,自然是被周军轻易削平了。但是这场叛乱又给周王朝提了个醒,在成周的北面需要建立一个藩屏。

而这个藩屏正是后来的晋国。

不过,从历史出土的文物来看,姬旦建立晋国可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作为成周的北部屏障,在当时建立晋国对于周王朝还有更加现实的作用!

‘失踪’的鬼国与噩国

湖北的简称为鄂,这个鄂古代是噩的意思,但是它不是噩梦而是鳄鱼。

与其它省份的简称都与本地地名有关不同,这个鄂并非湖北的原产,它来自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部。

在扼守关中进入中原的要道,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境内有一个在夏朝时就存在的诸侯国——噩国。

这个噩国到了商朝末年已经十分强大,强大到商纣王对它非常不放心。于是纣王(帝辛)将噩国君主噩侯,以及它北方邻国鬼国君主鬼侯,还有它的西邻周国的君主西伯侯姬昌(既周文王)一股脑召到了朝歌出任三公,变相地将这三人扣做了人质。

史料中的这一记录,是有关鬼国和噩国最早的明确记录了。

然而,纣王的这一举动却直接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不知是何原因,鬼侯的女儿也就是纣王的王妃被纣王杀了,鬼侯因此与纣王理论也被杀!噩侯因为与鬼侯关系亲密于是为鬼侯鸣冤,也遭到了震怒的纣王毒手!而西伯侯却在其后安然无恙地返回了周国!

同样作为纣王的三公,为何鬼侯和噩侯在朝歌被纣王残杀,而西伯侯却啥事没有还能返回周国?

由于对此没有任何史料可供参考,我们只能满怀狐疑地看向西伯侯,却没法下任何结论。

但是纣王杀鬼侯和噩侯无疑是铸成了大错!

从上图周朝灭商的进军路线,我们不难发现噩国和鬼国正是商朝防御周的最前线!这两个国家一旦倒向了周国,商朝的西部大门便会洞开,并且商朝还会失去周军东进的预警!

从周军打到朝歌城外的牧野时,商纣王才获得周军进犯的消息,我们不难推断出噩国和鬼国也参与了武王伐纣,两者至少是放开了道路让周军进军朝歌!

可是周朝建立后,噩国和鬼国这两个商朝末年与周国并称的强国,却成为了周朝史料中的‘失踪人口’!不难推断,周朝故意抹消了有关这两个帮自己攻灭商朝的重要盟友的所有信息。

周朝这么做显然是它做了很对不住这两个国家的事情怕被后世知道,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将两国从史料中彻底抹除!

鬼国去哪了

周朝怕世人知道的会是什么事呢?

根据史料记载,大概在公元前年前后,周成王的儿子周康王姬钊攻灭了北方的鬼方。而鬼国被史学界认为正是鬼方部落投降商朝后建立的国家,它是商朝建立的防御鬼方和诸戎的一道北方屏障。所以周康王攻灭的这个所谓鬼方,应该包括了鬼国在内!

狡兔死,走狗烹。

鬼国就这么连一点记录都没有的被周朝给灭掉了!

周朝灭鬼国的手段应该非常龌龊,很可能是周天子下令鬼国攻打鬼方,然后趁鬼国与鬼方斗得两败俱伤时,周军趁机在精疲力尽的鬼国背后捅刀子,一次性把鬼方和鬼国一锅烩了。

而晋国位于鬼国的东南部,与鬼国应该也是接壤的,它在周朝攻灭鬼国的作战中恐怕也是贡献良多。周王朝不可能跳过晋国管理鬼国故土,所以鬼国的国土多半被晋国所吞并了。

鄂国的求生之路

至于噩国,随着成周的建设完成,确保丰镐到成周的道路畅通安全,无疑成为了周朝的头等大事!因此相比起远在北方的鬼国,扼守关中进入中原通道的噩国,自然成了周朝需要优先解决的当务之急。

毫无疑问,姬旦主导封建晋国,所针对的主要目标就是噩国。

那么面对周朝封建晋国从三面包夹自己的态势,噩国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这个鼎叫作禹鼎,这个禹可不是大禹,而是西周后期周厉王(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在位)时期的一位大臣禹。禹跟从周厉王出征,在攻灭今河南南阳北部的一个勾结淮夷、东夷作乱的国家时立下了大功,因此周厉王赐给了他大量黄铜,于是他便按当时的惯例,用这些黄铜铸造了这个鼎记录这件事情。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这个被周厉王所灭的国家就是噩国,不过这时它已经叫鄂国了。

鄂国所在的南阳距离噩国的发祥地运城足足有公里之遥,显然鄂国不可能是一路扩张到了南阳的,那样就算周朝特意销毁噩国的资料,也会在历史上留下些蛛丝马迹的。

那么鄂国就只能是一路举国南迁到南阳的,举国上下一口气直线距离跑出了里之遥,这在那个出国打仗很少超过二百里地的时代,显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不会如此颠沛流离。原因不难想象,应当是周军(应该还有晋军)追击导致的,鄂国能逃出生天也是不容易啊。

鄂国举国南迁后,它原本的国土大多应该是被晋国所吞并了。晋国才刚刚立国就吞并了商朝末年强国鄂国的国土,这使得它先天对其它诸侯国有了明显的体量优势,获得了其后成为中原霸主道路上的第一桶金!

鄂国在南阳定居后,它强大的实力使得它很快便发展成为了汉(水)东第一大国,因此在近两百年后周军又闻讯追杀了过来。鄂国被攻灭后虽然得以重建,但是周厉王向自己的老祖宗周武王学习,在重建后地盘大幅缩水的鄂国南面封建了东申国,彻底阻绝了鄂国扩张的可能。

不过其后在春秋时期,随着周边监视变弱,加上被楚国所迫,鄂国祖宗附体又举国东迁里,到了今天的湖北鄂州,将鄂这个名词正式带进了湖北大地。

所以桐叶封弟这个温情的故事背后,是鬼国与鄂国不载于史册的血泪史,是周王朝背信弃义的黑历史。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还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对码字的文章感兴趣的话,请继续欣赏码字的前作史林探秘:春秋战争中那些奇葩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hj/38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