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有条大河叫锦江。锦江穿越宜春、万载、宜丰、上高四区县的境域后流入高安市境,然后,从高安西部边境的华阳古镇起步,迂回曲折十八弯,横贯高安腹地,流至高安东部边境的高邮古镇而出境,再穿越南昌市新建区的石岗镇、松湖村等地域后,在南昌县的市汊街对面汇入赣江。
在古高安境内的这条锦江水道上,从上游至下游分布着华阳、灰埠、筠阳、高邮四大名镇。这四大名镇,因为个个都滨江倚山,不仅水运便利,路通八方,还有山水之险可据,所以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灰埠、筠阳是高安水上交通的腹地重镇,华阳则是高安水上交通的西大门,高邮是高安水上交通的东大门,从古代的太平天国,到近代的抗日战争,这四大名镇无一例外的都燃起过战火,都遭受过兵灾。远的不说,就说抗日战争,高邮古镇就曾是中日双方交战的惨烈战场之一。
高邮古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年间(公元前-公元前),当时的高安还是建成侯刘拾的封地。因为刘拾的叔叔是汉武帝刘彻,所以,在封建时代,刘拾一家便可享受浩荡皇恩,封地赐爵。刘拾的父亲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刘拾被封为建成侯。建成就是现在的高安,还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01年)时,建成就已设县,隶属豫章郡(今南昌市)。建成与豫章领地相邻,两地交通多以水路为主,锦江正是建成县与豫章郡相来往的重要通道。为了两地边境安全和收取过河费的方便,也为了两地官差歇脚或文书迎来送往的方便,建成县官方便在两地边界的交接处,建了一座驿站,设了一个厘卡,修了一座码头。
驿站、厘卡、码头建成后,不仅方便了官府收税、警戒、传递文书,也为上下官员、各地客商提供了歇息的方便。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北通奉新,南达丰城,东至南昌,西抵上高的水陆交通十字路口,东上西下,南来北往的人流不少,至唐初,这里已成百姓圩市,官府重镇,连原来下游几里开外的舣口船港和集市也迁移到了这里。进入民国后圩市更臻繁盛。由于驿站相当于后来的邮局,又为高安官府所建,故在给地方命名时,这个驿站所在地便取名为“高邮”。新中国成立前后,高邮曾为乡政府所在地。但经过一番战火摧残和世事变迁,时至今日,高邮已古韵不存,由熙攘繁荣的古市镇渡口变成了宁静平凡的村委会驻地。
高邮村委会辖区是个典型的丘陵地区。拥有耕地余亩的辖区,全被丘陵山岗所环绕。来龙山、狗头山、京岗岭、磨子岭突兀其间,还有许多或连或断的山岗土包簇拥周边。其中以京岗岭海拔最高,闻名度最大。据县志记载,京岗岭现有海拔10.60米,是辖区内最高的山岭。而且与众不同的还有,该山山体竟然是石灰石岩体,而临近山岭普遍以红壤土居多。由于岩石硬如金刚,故旧名“金刚岭”,后来不知何故,被民间谐音写作“京岗岭”。
据说,古时候的京岗岭比现在还要高一些,后来由于抗战,被日本鬼子狂轰滥炸给炸低了很多。年,今天的大城镇全境还属祥符人民公社管辖的时候,为了发展社办经济,祥符公社又在京岗岭下开办过石灰厂,京岗岭上的石头被开采下来烧制石灰,使京岗岭的高度又有所减少。当然,笔者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hj/3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