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振兴发展的最优可行性方案
今年国庆最火爆的网红城市大概就是南昌,烟花秀绚丽多彩、八一广场人山人海、10月1日南昌地铁全国地铁客流强度第一……长期存在感极低的南昌,的确让全国网友眼前一亮,南昌咋就变得如此惊艳?一场烟花秀毕竟只有短暂的红火绚丽,网红南昌还能红多久?烟花落幕后会不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不温不火、首位度低一直是南昌的一大痛点。江西因存在感比较低的省被网友戏谑地称为阿卡林省。江西在华东省份垫底、中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省会南昌太弱!作为阿卡林省省会,南昌一直默默无闻、发展乏力,迟迟没有破万亿。记得南昌市有次会议明确指出,“首位度不够更是直接减弱了南昌在全国省会中比拼的竞争优势,迟滞了南昌在中部崛起中勇争先的加速度……”
南昌的明显短板就是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仅有武汉的三分之一、长沙的一半、合肥的60%左右。曾与合肥同为“难兄弟”,如今的合肥狂飙突进,成为近年来最大的黑马城市,GDP已破万亿。
余秋雨先生曾在《文化苦旅》一书中直率地写道:“恕我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城市中,南昌算是不大好玩的一个.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余先生的这句话无意间给南昌形象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南昌人至今耿耿于怀,今年国庆南昌旅游的火爆貌似出了一口恶气。南昌其实是颇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盛唐王勃文采飞扬的《滕王阁序》就是为南昌量身定制的城市海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最初也是专属南昌的。
南昌的痛点和短板是颇为明显的。营商环境不理想,裙带关系之风亟待净化。城市规划格局不够大、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城市治理水平、城市脏乱差问题、市民文明素质等都有待全方位改进。
一场烟花秀毕竟只有短暂的红火绚丽,南昌要想持久红火,那就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规划、合理调整区划、提高治理水平和市民素质等方面,痛下功夫。
南昌要晋升新一线城市,必须扩大现有城市规模,调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发展地理空间。
一、虚心向大湾区长三角的发达城市学习,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才是城市最核心的软实力和吸引力。南昌本地没有一家在全国叫得响的民营企业,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争取能够吸引诸如腾讯、华为大疆级别的头部企业到南昌落户。
二、南昌城区应整体向南拓展,将经济发达的“高丰樟”(高安、丰城、樟树)等县市并入。行政区划也可以分步走,可以先将比邻新建区的高安市并入南昌。“高丰樟”入昌的民间传闻和呼声由来已久,但至今没有落地。合并“高丰樟”后,南昌经济有望直接破万亿。
三、南昌要精心打好鄱阳湖牌,向鄱阳湖进军,走向鄱阳湖时代,打造环鄱阳湖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并发挥龙头作用。“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的南昌位于鄱阳湖西南岸,“依水而建、缘水而兴”。
早在年,南昌就提出走向“鄱阳湖时代”,把城市边界最终引向鄱阳湖。南昌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揽山临湖的山水都市。引导南昌城市走向沿北纵深推进,南昌将从“跨江发展、沿江拓展”转向“跨江临湖、揽山入城,城市主轴线定位赣江”。遗憾的是,口号提出后进军鄱阳湖的步伐却颇为缓慢。今年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工程开工,南昌打造“环鄱阳湖”旅游线路。建成后的鄱阳湖旅游公路将打通南昌市东北部沿鄱阳湖而行的观赏路线,可以将海昏侯、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白鹤小镇、金溪湖、山头吕家等旅游资源整合串联,形成独具南昌特色的“环鄱阳湖”旅游线路。
南昌不仅要打环鄱阳湖的旅游牌,更要有长远眼光领衔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经济圈,并发挥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龙头作用。要沿鄱阳湖一路向北,与九江握手合作,打造环鄱阳湖经济圈,向武汉、合肥、南京等靠拢。
四、为助力打好环鄱阳湖牌,领衔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经济圈,建议将鄱阳湖东岸的上饶的鄱阳县、余干县划入南昌。
网友们可能看过我之前写九江的文章,我曾在九江区划调整的文章里建议九江也打好鄱阳湖牌,将鄱阳县、余干县划入九江。在环鄱阳湖时代背景下,鄱阳县、余干县其实应该成为九江、南昌共同争夺的对象。鄱阳县是江西省人口第一大县,也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全国水产第二大县。随着鄱余高速和昌景黄的建设,鄱阳、余干融入南昌的条件也更加成熟。
上述振兴南昌的一系列高招,纯属一家之言,欢迎网友留言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xw/3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