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探寻即墨岛里的文化传承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25/2/14
“岛里”,是民间称谓,是指原即墨王村、田横、丰城三个乡镇(现在都属于田横镇),辖个行政村,俗称“岛里”。这是因为以前逢涨大潮时,鳌山湾和丁字湾海水会连成一片,这个区域就会与陆地分开。这种独特的地貌不仅为当地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民俗特征。过去“岛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海岛,海岸线曲折蜿蜒,为防止倭冦,修建了许多工事,是当时的海防要塞。“岛里”境內,名字叫所、屯、寨,营的村庄很多。很久以前,“岛里”就大有名气,人们往往会将“岛里”前冠以“王村”二字,因其位于即墨东北部的王村半岛,故称其为“王村岛里”。“岛里”的名气也主要体现在“人气”上。岛里人和“岛里”的牌子不但叫响胶东半岛,而且随着山东人闯关东,美名传遍关里口外。历史上的岛里,如泊在码头的一只巨舸,与陆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它与陆地的分界,南有鳌山湾,北有丁字湾,每每涨潮的时侯,两个海湾的潮水就会在王村中心社区西部,即温泉街道和金口镇的交汇点亲切相拥。北部海岸的临界点即在今日王村中心社区的黄官屯村,这里有一条直观的分界线,即现在的黄官屯村中心大街。这里原来是一条自然壕沟,涨潮时海水通过这条壕沟南北相通。沟以东为岛里,沟以西为岛外。以前,黄官屯村是两个自然村,现村中心大街西为高王庄,街东为黄家屯,后改为黄官屯。后来,因过度开垦,水土流失致使壕沟淤积,海水断流,且随着人口的繁衍,两个村连接越来越近,新中国成立后高王庄便合并到黄官屯,形成一个自然村。至今,两个村在民俗方面仍有岛里岛外的区别。如按民俗,土地爷是一村之主,而在黄官屯村还沿用村东村西两个土地庙;正月看岳父母,街东与岛里一样为初四日,街西则与内陆一样为初三日。岛里与岛外南部沿海岸的分界点是大桥村,村中间有一条沟壑,东岸的东大桥村为岛里,西岸的西大桥村为岛外。原来在这一带丘陵南部的低缓处坡面有两条沟壑,即今小桥村西部一条,大桥村中间一条,涨潮时海水顺两条沟壑延伸进陆地。据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桥村中的一条沟壑南北海水还能相衔接,由此形成东部原王村、丰城、田横三镇约246.81平方公里的板块与陆地相隔,为名副其实的“岛里”。岛里山海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休闲旅游的良好条件。镇域内有笔架山、荆条山、黄山等山系,约余座山头,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原生态山林广阔,山林面积4.6万亩。由于三面环海,区域水系发达历史上,岛里是即墨东部区位优越、经济繁荣昌盛的重地。明代即墨县令许铤《即墨县图说》,就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曾有明确的论述:“议海运,则县之东刘村(今田横周戈庄村)、王村一带即鱼米交易之乡。”王村与岛外陆地接壤的前沿位置,决定了它在岛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之前,王村集是岛里规模最大的集市,逢三、八集,海阳、平度、莱阳等周边县的人们都聚集到这里赶集,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岛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至今仍保存着河东村大汶口历史文化遗址、马坊村东周古墓群遗址、小桥汉墓群,建于明朝的雄崖所、玉皇庙,建于清朝的于氏祠堂、天主教堂等人文景观。除此之外,玉皇山庙会、丈二山庙会、王村大集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岛里民俗文化,而今,岛里文化依旧在继续传承发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xw/38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