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上午,
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在丰城召开。
会议宣读了《丰城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点击图片可查看原图)
(一)调整优化市委机构和职能
(1)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将市监察局的职责,以及市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不再保留市监察局。
(2)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
(3)组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
(4)组建市委财经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
(6)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
(7)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
(8)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市教育体育局。
(9)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优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作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10)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对外加挂市公务员局牌子。
(11)优化市委组织部职责。市委组织部保留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老干部局牌子,不再保留市委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委组织部内设的组织员办公室正科级规格。
(12)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管理民族宗教工作。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职责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加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牌子。
不再保留单设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13)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市政府办公室的侨务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加挂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将市政府办公室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归市侨联行使。
(14)优化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职责。将市委办公室的台湾事务工作职责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加挂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
(15)优化市委办公室职责。将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市档案馆仍作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市委办公室加挂市委保密机要局牌子。
市委办公室不再保留市委督促检查室、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机要局、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牌子。
(16)优化市委宣传部职责。市委宣传部保留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17)将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
(18)将市委信访局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对外加挂市政府信访局牌子。
不再保留市委信访局内设的信访接待中心副科级规格。
(19)不再设立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20)将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公安局承担。
(二)调整优化市政府机构和职能
(21)组建市自然资源局。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地质矿产局的职责,以及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规划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国土资源局、市地质矿产局。
(22)组建市农业农村局。将市委农村工作部的职责,市农业局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市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以及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市畜牧水产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
将市畜牧水产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不再保留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农业局。
(23)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职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4)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的老龄工作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
保留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
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不再保留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市血吸虫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科级规格。
(25)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职责,以及军队有关职责等整合,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26)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以及市防震减灾局的行政职能、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等整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7)重新组建市司法局。将市司法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的法制工作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司法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28)优化市政府办公室职责。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牌子。
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牌子。
市政府办公室不再保留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29)优化市审计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市财政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监督检查职责、相关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监事职责等划入市审计局。
(30)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相关职责,市科学技术局的专利管理职责,以及市商务局、市物资协会、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反垄断相关职能等整合,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保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
不再保留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不再保留市企业注册局、市公平交易局副科级规格。
(31)组建市医疗保障局。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相关职责,市民政局的医疗救助职责,以及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32)重新组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局的职责,市民政局的生活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职责,以及市商务局、市物资协会的物资储备相关职能等整合,重新组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粮食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物价局牌子。
(33)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职责,以及市民营企业局、市二轻协会的行政职能,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的煤炭行业管理职能等整合,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34)市财政局加挂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
(35)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城乡建设职责,以及市房地产管理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36)组建市教育体育局。将市教育局的职责,市体育局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市教育体育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教育局。
(37)重新组建市科学技术局。将市科学技术局的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科学技术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科学技术局不再保留市知识产权局牌子。
(38)组建市商务局。将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商务局、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市物资行业协会除反垄断、物资储备外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市商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不再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市商务局。
(39)重新组建市林业局。将市林业局的职责,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林业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40)组建市扶贫办公室,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41)组建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政府派出机构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
(42)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更名为市城市管理局。
(43)市公安局不再保留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44)调整环保管理体制。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等整合,上收宜春市生态环境局管理,组建派出机构。
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
改革后,共设置党政机构37个。党委机构9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市委工作机关8个。市政府工作部门28个。
改革后,不再设有其他副科级及以上党政机构和内设机构。
(三)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1.深化市人大机构改革
(45)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整合市人大法制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
(46)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更名为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2.深化市政协机构改革
(47)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48)组建市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将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的职责,以及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承担的联系科学、科技界等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市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
不再保留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49)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3.统筹推进群团组织改革
(50)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决策部署,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群团组织设立的党组织,接受批准其成立的党委统一领导,定期汇报工作,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改革机关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接适合由其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4.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
(51)制定出台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案。将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深入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按照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机构的实行综合设置的原则,区分情况推进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改革后保留设置的事业单位,名称不再称“委、办、局”。除行政执法机构按照中央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5.统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2)制定出台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方案。大力推进科学执法,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改变行政执法人海战术,更多应用科技手段,推行非现场执法。大幅减少多头执法,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原则上整合为一支队伍。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将商务执法、盐业执法等整合划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实行更大范围的综合执法。继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构建权责明晰、权威高效、执法规范、协调有序的行政执法新体制,及时总结改革的经验与成效。着力解决多层重复执法,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将综合行政执法向乡镇等基层延伸,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底数,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后逐步规范。全面清理清退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探索建立体现综合行政执法特点的编制及人员管理办法。
6.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
(5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细化量化标准,推进各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强权责清单管理,有效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享,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改革,推进供水、供电、供气等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公共事业部门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7.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54)按照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要求,统筹谋划、分布实施乡镇(街道)相关改革。总结提炼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做法,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乡镇(街道),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优化乡镇(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站所,归并相近职能,设立综合性办事机构和事业单位,统筹各类编制资源,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适应乡镇(街道)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综合设置机构。理顺市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关系,把条的管理和块的治理协同起来。市直部门要依法履职,强化专业性管理。乡镇(街道)工作重心要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
内容来源江西丰城发布,原标题为《丰城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有大变化》。
推荐阅读↓↓↓
丰城最新低保名单
丰城至南昌公交站点有变
丰城又一免费停车场开放
余文广任丰城市委副书记
丰城变堵城,我来献一计
丰城法院刚判决了一起大案
丰城发出了新年第一份喜报
丰城有人酒后驾车撞伤警察
丰城迅速处置拉横幅闹访事件
丰城出动警力,82人被抓
更多精彩扫码
白癜风是否可以治愈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tc/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