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金属~硒,英文名称:Selenium,元素符号Se,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34,VIA族非金属元素。密度为4.g/cm3,熔点℃,沸点℃。硒是一种有灰色单质金属光泽的固体,性脆,有毒,能导电,且其导电性随光照强度急剧变化。硒能被硝酸氧化和溶于浓碱液中,室温下不会被氧化。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但摄入过量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5ppm,且分布分散,年供应量有限。硒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电子、玻璃、冶金、化工、医疗保健、农业等领域。
一、硒的发现历史
年,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发现硫酸厂铅室中有一种红色的沉淀物,这种物质在燃烧时会发出与碲化物燃烧时相似的味道,他认为这是一种碲的化合物。但在年,他发现这种物质中并不包含碲元素,由此他认为这是一种与碲元素性质相似的新元素。因为碲(tellurium)的名字来源于tellus(在拉丁语中指地球,在罗马神话中是大地母亲的名字),而这种新元素与碲性质形似,所以他将这种新元素命名为selenium(硒)(Selene为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二、硒资源分布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ppm,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硒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相形式存在,第三种是以黏土矿物吸附形式存在。虽然目前已发现的硒矿物有百余种,但硒以独立矿物产出的量却很少,大多数硒都是作为铜矿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而来。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年发布的数据,全球硒资源储量约为12万吨,硒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有智利(2.5万吨),俄罗斯(2万吨),秘鲁(1.3万吨),美国(1.0万吨),其他国家硒资源总量约为2.1万吨。
我国的硒资源主要是伴生硒,赋存在黄铜矿、黄铁矿、汞铅矿中,也有存在辉钼矿、铀矿中。湖北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的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硒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土壤硒含量很高,有些地区则出现缺硒现象。我国早期发现的富硒地区有湖北省恩施市、陕西省安康、贵州省开阳县、浙江省龙游县、山东省枣庄市、四川省万源市、江西省丰城市、安徽省石台县等。近几年发现的富硒地区有青海省海东地区的平安—乐都一带、山西省的主要农业区、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湖南省慈利县和桃源县、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地区、广东省佛山市、海南省澄迈县等。我国缺硒省份有22个,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包括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以及苏、皖、鲁、宁、甘、新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三、世界硒都
湖北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该地区还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并在年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简称TEMA14大会)上荣获“世界硒都”的称号。
恩施市的硒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等特点,全市含硒碳质页岩和石煤出露面积为平方公里,矿层厚度3.6—9米,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每吨含硒—5克,最高达84公斤。硒矿主要赋存于二迭系茅口组二段(硅质岩段)地层中,主要分布在沐抚—板桥、罗针田—马者—铁厂坝、向家村—奇羊坝、中间河—黄村—沙地花被、双河—红土溪—石窑、芭蕉—盛家等地。双河渔塘坝(前坪背斜与太山庙背斜之间双河向斜南西段)是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勘察的一个规模可观的独立硒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填补了全世界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双河渔塘坝硒矿的核心矿区范围长6千米,宽1.5千米,面积0.88平方公里,已探明硒储量64万吨,含硒量均值.5mg/kg,最高达mg/kg,含硒品位为-mg/kg。
恩施市现有耕地79.4万亩,草地3.12万亩,林地.08万亩,以硒矿床为中心的乡镇均为高硒区,土壤中的硒含量最高可达.8ppm,平均19.11ppm,占全市总面积的73%,境内粮食作物、畜禽产品、中草药及山泉水中硒含量极为丰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富硒生物圈。这些物产既可作富硒粮食食用,更可作富硒新产品的原料进行深加工,提取硒蛋白和重要酶类。
近年来,该地区重点培植富硒绿色食品产业,扶持本地企业,引进外资企业,大力发展现富硒茶叶、山野菜、食用油、中草药等富硒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富硒农产品为龙头的加工企业集群,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和港台地区。
四、全球硒产量
根据美国地址调查局年发布的数据,年硒主产国精炼硒的产量如下:日本吨,德国吨,比利时吨,加拿大吨,俄罗斯吨,芬兰75吨,而智利、秘鲁、菲律宾三国硒的产量之和为吨。此外,中国、澳大利亚、伊朗、哈萨克斯坦、墨西哥、菲律宾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也均为硒的生产国。
五、硒的应用
尽管硒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分布分散,大多数硒都是作为铜矿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而来,但硒却已广泛应用到电子、玻璃、冶金、化工、医疗保健、农业等领域。
六、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硒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为6-20mg。硒参与构成很多酶类,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明亮的使者”、“肝病天敌”等美誉。
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提高人体免疫力。2、抗氧化、延缓衰老。3、保护修复细胞。4、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5、防癌抗癌。6、保护眼睛。7、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胃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皮肤病。8、解毒、防毒、抗污染。9、保护肝脏。10、抗炎作用。11、人类及动物繁殖的必要元素。
七、硒行业发展趋势
硒是稀散非金属之一,粗硒是铜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硒产量增长一直较为缓慢,年供应量有限。而硒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冶金、玻璃、陶瓷、电子、太阳能、饲料等众多领域,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的应用领域的出现,硒的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硒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是,随着硒价格的不断升高,其下游消费结构将不断调整以适应价格的变化,预计传统硒产品利润率将维持在中等水平,而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高端硒产品的利润率预计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八、我国硒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硒资源国,也是硒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一个缺硒大国,缺硒省份有22个,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年,我国硒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50%,硒的进口量为吨。据海关数据统计,年12月其他硒进口量为.吨,同比减少15.23%,环比减少22.36%。1-12月累计进口量为.吨,同比减少7.52%,环比增长10.31%。
我国硒行业发展较晚,虽然湖北、湖南、浙江、陕西、湖南、贵州、山东等地均有富硒产品开发,产品主要有富硒稻米、茶、苹果、灵芝、食用菌、西瓜、保健食品、富硒饲料、药用植物等,但我国硒资源开发行业发展缓慢,产业格局尚未成形,产业集聚效应较低,产品趋同化严重,技术创新不足。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硒资源,改善我国缺硒现状,国家应加大政策引导,我国硒行业也应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新的硒产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加强硒资源整体开发规划,形成产业优势。
九、硒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中硒的含量会受到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人为因素、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若土壤缺硒,牧草含硒量过低,牲畜会出现肌肉萎缩、肝坏死、不育症、发育不良等病症。但在富硒地区牧草含硒量过高,动物会出现脱毛、贫血、心脏萎缩、肝硬化、中毒等病症。
硒对植物的影响土壤中的硒是植物硒的主要来源,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硒主要包括部分有机硒、硒酸盐和亚硒酸盐。植物对土壤中硒的吸收与植物种类、土壤含硒量、土壤质地、PH值、土壤水分含量、盐度等因素有关。硒具有抗真菌病害、拮抗环境毒害、抗氧化、调节叶绿素合成的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品质。过量的硒则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毒害作用,大部分植物出现中毒现象,生长及生理活动受到抑制。
硒对水中生物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生物的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重金属毒害,减少死亡率。硒缺乏会导致水生生物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升高,生长缓慢,而硒过量则会导致生物体内硒富集,影响生长,并且会对食用这类产品的人类产生不良影响。
十、硒资源的回收利用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极少,通常伴生在铜、铅等金属硫化矿中。近年来,随着硒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硒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许多国家国内硒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因而需要大量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回收利用宝贵稀缺的硒资源受到了各国的白癜风临床专家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tc/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