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在丰城乡下盖新房,为什么都是最后才来打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17-10-13

乡下习俗:“打灶”

砌灶,乡下人称“打灶”、“做灶”,称厨房为“灶前”、“灶下”,灶在乡下人的心里占了非常重的份量,非常讲究的,据说它是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福禄的“大事情”。

自古以来,乡下人对灶就有崇拜情节,认为它掌管着一家人的温饱和安康,并且相信如果灶头旺就意味着日子旺、家业旺。因此几乎各家各户的灶上都设造神位,或贴“灶君”画像,或放着“司令神位”的神牌,并逢年过节祭供,以求灶神护佑。

打好灶头即择吉日乔迁。要严格按事先选定的时辰“进火”(即开炉灶)。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正是由于乡下人对灶有着特殊的情节,所以“打灶”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非常讲究。如果家里一直祸事连连、诸事不顺,乡下人会认为这是灶头出问题了,惹怒灶神了,然后将灶头拆毁重砌,希望能够改变处境,重获福气。

在盖新房时,灶头是最后修建的。

房子的其他结构已经修建好,主人家就会满怀着喜悦请来熟手师傅来“打灶”。

乡下人对“打灶”很重视,不仅要请风水先生选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些禁忌是不能触碰的,比如灶门不能正对着厨房的大门,那样会招来厄运;如果家里有井,灶门也不能向井,因为水火相克等等。

新屋建好,打好灶头后主人家要选择吉日正式“进火”(即开炉灶)。“进火”需事先选好吉时,按照严格完整的仪式来,各地方仪式会有所区别。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黎明时开始,由长辈提灯或执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饭甑或米缸在后,主妇则挑着厨房炊具,小孩各取自需物件紧随在后。全家大小列队行进,鸣炮入宅。

如若灶头起得好,就有口福了。灶头有不同数量的灶门,在乡下,常见的灶只有一个大灶门,配大锅;有的是两个灶门,配一大一小两个锅,还有些大家庭是三个灶门,大、中、小三个锅依次排开。

说起大锅灶,勾起了很多乡下人旧时的记忆。在旧时,没有热水器,人们用柴火烧一大锅水,供全家人洗澡;逢年过节时,大锅成就了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时乡下妇女们用她们的巧手作出各种小吃,各种吃的在柴火的燃烧下伴随着浓烟散发着诱惑的香气,孩子们在这诱惑的香气中期待着品尝的时刻,想想都很幸福!

每次蒸完饭,饭起锅时锅边的锅巴,小春总会迫不及待的抢来吃,现在越来越难吃到了~

逢年过节或遇上欢庆喜事,大锅也是招待亲戚朋友的功臣,一锅“粉蒸肉肉”、“扣肉”新鲜出炉,摆上各桌供亲朋好友品尝,分量足,火候足,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吃的是气氛,是情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乡下人已经很少再打这样的灶头,现在都是用煤气灶等现代灶具(哪怕是煤气灶,新家有没有找人专门调一下灶的方位呢?)。但是在农村乡镇仍然还有不少家庭保留着“打灶”的传统。

即使建起自己的新楼房,在设计厨房时,仍然把传统的灶头设计进去,形成了一边传统灶头、一边现代厨灶的情形,但是传统灶头也不常用,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家有大事要招待大量客人时才会使用。

如今要吃一顿用灶头做出来的饭已实属不易,这样的传统是否有一天会离我们远去?

如今乡下建房也有许多的“小洋房”,部分人说这样的灶和洋房格格不入,差不多要淘汰了。对于这样的说法,您持什么态度呢?右下角留言告诉我们哦!

觉得不错就点个ZAN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ls/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