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村共有贫困户26户人,低保户53户人,五保户6户7人,,说起小港八都村的情况,魏朋飞知根知底,仿佛自己是土生土长八都人。
其实,魏朋飞不是八都人,甚至不是小港人,而是丰城市委政法委一位90后干部。毕业于江西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的魏朋飞,于年考人丰城公安,三年后调人丰城政法委。年4月,他主动申请担任小港镇八都村第一书记。一年多以来,他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在剑邑大地留下铿锵足音,在乡间小道挥洒青春汗水,用脚步丈量贫困,用实干诠释担当,不断书写奉献青春时代篇章。年,在丰城市"五四"表彰大会上,荣获"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章。
勤专研脱贫攻坚有作为
"刚来八都真是两眼一抹黑!"魏朋飞感慨道。"以前从来没来过,本地话也听不太懂!"八都村下辖八个村小组,分布广、界限长。为迅速掌握情况,他根据现有资料,提前制作走访提纲,利用四天时间,对全村贫困户26户人、低保户53户人、五保户6户7人进行全面走访,初步了解情况。同时绘制手工地图,在图上精确标注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信息,迅速成为了八都村的“百事通"。
在充分摸底后,魏朋飞认识到八都村是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脱贫攻坚新路,他向小港商会争取资金5万元,在本村培育5亩辣椒基地,采取“帮扶资金人股+务工+分红”的方式。
针对本地辣椒销路不畅的情况,他自己开车拜访丰城各大酒店,向他们推荐小港辣椒,同时联系南昌菜贩子。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辣椒基地的辣椒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年,不光贫困户实现增收,还为村集体增收余元。“今年,我又争取到了万项目资金,这次要把八都村产业扶贫基地扩大到80亩!目前正在搭建,以后我们八都村村集体经济会越来越好!"
“魏书记!魏书记!今天你一定要到我家吃饭啊,要是没有你,我家的房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起来!一定要去啊!"魏朋飞刚到村委会,杨仁根就迎上前来说道。杨仁根是八都村的贫困户,一直以来,他住危房的情况未得到改变,经魏朋飞反复上门跟杨仁根兄弟做工作,使得他住上了新房。在了解到杨仁根的女儿因厌学辍学一年多,他又结合自身经历讲解读书的重要性,成功劝返杨小丽,并不时关心杨小丽的学习成绩,鼓励她好好学习。
补办李金香的慢性病证、更新所有贫困户的低保证、整治昌吉赣高铁沿线环境、集资改善村级公路、亮化村内环境、多次为贫困户送温暖……面对村里点点滴滴的大事小事,魏朋飞都用心用力、尽职尽责,把八都村当做自己的家乡建设,当八都村民的“家里人”“贴心人”。
善作为夯实根基重"法治"
通俗易懂的法律谜语、形象生动的法治漫画、各具特色的墙绘长廊……如今,漫步八都村,俨然化成一座法治主题公园,让群众在抬首仰望间,休闲娱乐中感受到法治的熏陶。
小港镇八都村,人口众多,民风彪悍,是有名的治安难点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魏朋飞心想道。因此,他多次向单位领导汇报想法。在市委政法委和小港镇政府大力支持下,他将全村划分为7个网格,由村干部兼任网格员,一有时间就到各自网格采集信息,解决纠纷,回应诉求。他还利用自己的工作特点,抓住市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辅警”的契机,及时设立辅警工作站,选优配强工作队员,肩负起治安巡查、调解矛盾纠纷和法律宣传工作。
为了把法律送到村民家门口,魏朋飞和村干部探索了一系列普法方式方法∶一起办起了法治夜校,每周利用一个晚上集体学法,同时利用村村通法治小广播,每天在中午和傍晚固定时段,播放法律常识;通过设立基层巡回法庭,将案件“搬进”村祠堂进行现场审理,
邀请群众旁听,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组建义务法治宣讲队,选聘人员并进行专业培训,用方言和身边案例为群众上门普法;购买一台多功能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提供具有正规文书格式的法律文书书写、赔偿计算和法律援助等服务,还能连线在线律师,实现面对面咨询;为每个村小组创建法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ls/3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