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刻,“学霸”一词又热。而在江西丰城历史上,确实出现了一位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学霸”,他就是杜市镇大屋场的揭傒斯。揭傒斯不仅学习勤奋刻苦,而且在功成名就后十分关心家乡丰城的发展,很值得我们后人纪念。
宋朝时期,书院文化特别发达,尤其在江西、福建等地。揭傒斯的父亲是一代大儒,饱读诗书,考中南宋进士,家里世代都是读书人。揭傒斯幼年时家境贫寒,可是读书学习一刻也不停止,别人是“穷不丢猪,富不丢书”,揭傒斯是穷也不丢书,发奋读书,是远近闻名的“学霸”。父亲揭来成给他当老师,同时父子是互相切磋学习的好朋友,很早就有名气了。
当时,赵淇、程矩夫、卢挚等朝廷重臣知道揭傒斯的情形后,都对他寄予厚望。程矩夫还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好事接踵而至,元仁宗延祐年间,卢挚向朝廷举荐揭傒斯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当时平章政事李孟监修国史,看到揭傒斯所撰写的功臣列传,感叹道:“这才可以称之为史笔,其他不过是抄写官府的公文而已。”提拔他担任应奉翰林文字,仍兼编修。
揭傒斯画像
揭傒斯参与纂修《经世大典》,这是历朝历代朝廷整理行政法典的一件大事,一般都是集中当时的名臣、大学者共同完成的旷世伟业。元文宗取出揭傒斯所撰的《宪典》诵读,对身边的近臣说:“此岂非《唐律》乎!”提拔他任艺文监丞、参检校书籍事。
至正三年,揭傒斯七十岁,准备辞官回丰城老家养老。皇帝知道后,下诏派遣使者把他追了回来。揭傒斯奉皇帝的命令撰写《明宗神御殿碑》,之后,皇帝又下诏修辽、金、宋三史,命揭傒斯与宰相共同担任总裁官。历时四年,《辽史》成。皇帝勉励他早日完成金、宋二史。揭傒斯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唯恐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他吃住都在修史馆中,每天天刚亮便起床,至深夜不歇,废寝忘食。年盛夏,揭傒斯身染伤寒,仍伏案修撰,不幸于当年8月19日以身殉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ls/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