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波澜壮阔四十载数说宜春新变化改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18/10/16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春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符合宜春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全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域发展齐头并进,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成果也惠及越来越多的百姓……

(一)从千万到百亿,财政规模几何级增长

蓦然回首,年,宜春市财政总收入仅为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宜春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为财税增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40年里,全市财政总收入顺利实现“四级跳”,完成了从千万到亿元再到十亿、直至百亿的历史性跨越。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0.6亿元,年财政总收入达到.9亿元,从十亿到百亿用了15年。年之后,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宜春区域中心城市,宜春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从亿到亿仅用时2年,从亿到亿仅用时3年。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比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6.7%。

(二)从一产到三产,税收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之初,宜春市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经济刚刚起步,服务业有待发展,呈现明显“一 ”特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宜春立足市情,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化工、医药、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建成了锂电、建陶、硬质 、绿色食品等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 一”的税收结构。进入新时代以来,宜春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扶持产业经济加速发展,经济增长从工业主导转变为工业、服务业协同带动,到年,宜春市产业结构税收规模为0.3:44.8:54.9,三产税收规模首次超越二产,非农产业占比达99.7%,实现了由“一 ”到“ 一”再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

(三)从计划到市场,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年,财政总收入超过0万元的县(市、区)仅有3个,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弱,经济发展多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地域发展动能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宜春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坚持对外开放合作,着力打造江西县域经济发展引领区,进一步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市财政实施市对县和区财政体制调整,推动市县区共赢互利发展。财政总收入超亿元、十亿元县(市、区)从无到有,从一个到多个。年,10县(市、区)中袁州区、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4地收入过亿元,到6年,丰城市财政总收入率先突破10亿元,各地均迈入“亿元俱乐部”行列。年财政总收入过2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8个,丰城市、高安市、袁州区、宜丰县分别跨上70亿元、40亿元、30亿元、20亿元新台阶,丰城、樟树双双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名单,分别列第55位、第90位。

(四)从建设到民生,支出保障更加给力

40年前,宜春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城乡面貌亟待改善,财政资金建设类支出较大。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0年来,宜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民生方面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七成,确保财政投入民生的资金只增不减,确保新增财力优先投向民生,切实保障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截至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亿元,较年增长.9倍,年均增长17.6%,其中民生方面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1.2%,连续多年保持在70%以上。

(供稿人:国库科胡林涛)

国库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hj/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