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冈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黄冈调查队
年3月2日
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保持战略定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各项决策部署,高举“四个大别山”发展旗帜,大力实施开创战略,突出“双强双兴”发展重点,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着力布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应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推进“抗灾保发展、保安全、保目标、保稳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态势。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05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23.89:38.91:37.20调整为22.90:37.89:39.21,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及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0.9%、4.5%、6.6%、15.5%、4.0%和3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3%、衣着类价格上涨0.7%、居住类价格上涨0.4%、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3.2%;医疗保健类价格持平。
全市新发展五类(含内资、私营、外资、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9.47万户,五类市场主体总量达44.9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9%,完成个转企户,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户的.6%。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44.67%,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遗爱湖公园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获评湖北十大最美湖泊。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的白潭湖片区初具雏形。县市“双十支撑、两区互动”加快推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掀起热潮,红安“一河两岸”、麻城孝感乡文化公园、黄梅滨河新区等成为城市风景。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启动实施,武穴城乡一体试点扎实推进,24个国家重点镇、21个省级文化小镇、13个省级重点中心镇、10个省级特色镇、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个“一带一片”美丽乡村试点、26个中国传统村落建设梯次推进。
二、农林牧渔业
年末耕地面积.61万亩,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4.9%。粮食种植面积.22万亩,减少2.1%;棉花种植面积46.56万亩,增长12.87%;油料种植面积.83万亩,减少5.47%;蔬菜面积.97万亩,增长0.91%。粮食总产量.82万吨,比上年减产12.4%;棉花产量2.99万吨,减产20.48%;油料产量54.45万吨,减产2.25%;蔬菜产量.24万吨,减少2.47%。水果28.84万吨,增长2.60%。
畜牧业总产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7.3%。禽蛋产量48.75万吨,减少21.41%;生猪出栏.21万头,下降5.59%;牛出栏52.14万头,增长2.47%;羊出栏81.01万只,增长0.48%;家禽出笼万只,减少16.01%。
渔业养殖面积.9万亩,比上年增加0.37万亩;水产品产量52.91万吨,减产0.39万吨,减幅0.73%;实现渔业产值76.37亿元,较上年增加5亿元;其中:鱼类44.43万吨,减少1.61%。
建成千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个,武穴、黄梅、团风农产品加工园列入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36: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实现耕地流转面积.8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比上年增加家,家庭农场家,比上年增加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当年新增家,净增63家。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8.3%;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85.5亿元,下降6.4%;国有企业总产值10.4亿元,增长3.0%;集体企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9.5%;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5.9亿元,下降11.9%;股份制企业总产值.2亿元,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3亿元,增长4.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72.5亿元,增长1.7%;轻工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3.8%;重工业总产值.1亿元,增长9.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6%;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利润总额71亿元,增长9.9%;税金总额32.8亿元,下降9.6%;资产总计.1亿元,增长11.8%。
建筑业单位数家,比上年减少4家,总产值.9亿元,增加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实现增加值.38亿元,增长2.1%。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万平方米,增长17.3%。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38万平方米,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86亿元,增长7.1%;集体经济投资54.42亿元;私营经济投资.95亿元,增长20.5%;其他经济投资.93亿元,下降34.9%。
全年投资项目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在建项目个,增长6.5%,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增长21.2%;亿元以上项目个,投资额7.75亿元,增长15.2%。在全部入库投资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个,比上年减少个;工业新开工项目个,比上年减少28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9万平方米,增长16.1%,其中新开工面积.91平方米,增长8.1%;竣工面积.64万平方米,增长34.3%;销售面积.67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屋销售额.38亿元,增长6.5%。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元/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60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1.71%。商品房屋空置面积.57万平方米,下降0.2%。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增长10.8%;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增长10.1%。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97亿元,同比增长6.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61亿元,同比增长13.5%,住宿业实现销售额16.49亿元,同比增长12.5%,餐饮业实现销售额91.97亿元,同比增长14.3%。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增长8.6%。其中,出口万美元,增长4.4%;进口万美元,增长41.5%。新批外资企业7家。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下降9.4%。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增长24.8%。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43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公路总里程2.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公里,桥梁座。行政村通畅率%,行政村通客车率%。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8亿吨公里,客运量65万人,旅客周转量49亿人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35.24亿元,其中邮政7.08亿元,电信28.16亿元。全市邮政营业网点处,快递网点处,信筒(箱)个,函件48.43万件,快递.6万件(出口量),报刊期发数39.72万份,报刊发行累计.5万份。邮政邮路总长度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公里。
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创建旅游强县4个、旅游名镇3个、旅游名村14个,AAAA级景区达到16家,AAA级景区发展到29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53家,星级宾馆(饭店)41家,其中四星级7家、三星级23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总收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亿元,增长11.3%;上划中央收入53.08亿元,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4.59亿元,增长6.7%;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2.41%;非税收入44.93亿元,增长19.9%。
财政支出.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亿元,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14亿元,增长14.5%;教育支出88.84亿元,增长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94亿元,增长14.1%;医疗卫生支出52.82亿元,增长18.3%;节能环保支出10.28亿元,增长10.3%;农林水利事务支出63.99亿元,增长23.4%。民生事务支出合计.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48%,增长10.7%。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42亿元,各项贷款.66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亿元,增长15.2%,当年新增.37亿元,比上年多增26.5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6亿元,增长17.1%;当年新增贷款.52亿元,比上年少增10.46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盈利31.29亿元,比上年多盈利1.14亿元,增长3.8%。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27.93亿元,增长0.66%。
全市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8家和家,挂牌企业总数达到家。股权、基金、债券及票据融资净增达67.6亿元。直接融资达.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6亿元,增长23.4%。新设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湖北银行黄冈分行,招商银行升格为分行。全市银行业机构达31家,网点个,银行业机构数和网点数均已上升位居全省市州第三位。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幼儿园所,在园幼儿18.43万人;小学所,在校学生41.96万人;普通中学所,在校学生28.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7所,在校学生4.02万人;大学4所,在校大学生4.04万人。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所。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98.5%,小学义务教育巩固率98.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1亿元,占GDP比重9.1%。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家,市校合作引进科研平台35家,建立1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5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立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2家省级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7所重点高校、科研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2名专家成为市政府咨询委员。开展了三批实习实训活动,吸引所高校5.8万多名学生报名。建成省级高新区6家,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4家,孵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多家。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人,新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个,创办企业20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82家。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项,新品种75个。创办合作社或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个,市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5个,县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12个。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0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
全市科技成果转化88项,企业登记科技成果项。申请专利件,授权专利件。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项目4项,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成果推广奖二等奖1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2.9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3个,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总建筑面积0.62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万册,文博单位22个,总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4.91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4家,城关电影院15家;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2个。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盖率99.05%,电视覆盖率98.88%。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已建成标准农家书屋个,乡镇文化站个。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个(包括私营和个体),其中村卫生室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张;拥有医生数59人。医院床位数5.41张,每千人拥有医生2.04人。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顺利完成《黄冈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编制工作。成功举办第四届挺进大别山?中国(黄冈)漂流赛、挺进大别山?中国(黄冈)自行车赛等赛事,创建全国首个“中国漂流谷”。举办环遗爱湖万人迎春健步行活动。组织全省“时尚假日”龙舟、健身气功、跆拳道等项目的比赛。组织黄州城区第九套广播体操(工间操)比赛,70余个单位参加。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5期,人参加了培训。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进展顺利。
竞技体育成效明显。共参加12个项目15次省年度比赛,获14枚金牌,总分分,比上年增长23%。其中体操获得分,为该项目历史最高分的2.5倍。6名队员入选湖北省足球项目U11、U10精英梯队名单,其中U10入选4人,位居全省第一。举办全市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裁判员培训班,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称号。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87万人。常住人口.1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5.31%,同比提高15.4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00‰,出生率12.32‰,死亡率5.32‰。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元,比上年增长8.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元,增长8.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3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2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91万人,培训劳动力3.59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7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1%,比上年下降1.7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77万人,征缴保费收入47.5亿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71.18万人,征收保险费31.69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7.03万人,参保率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参合率为98.91%。为4.91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66亿元,为17.35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24亿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达到.92元和.7元。全市共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户),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套(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套(户)、国有垦区危房改造1套(户);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公租房共套(户);完成新增租赁补贴发放1户,当年发放租赁补贴户,发放补贴资金.3万元。
支出救助资金10.21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17.08万人,支出资金.61万元,人均元;门诊救助1.62万人,支出资金.29万元;资助新农合25.27万人,支出资金.78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本医保7.19万人,支出资金.49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5.28亿元,其中电脑票销售3.12亿元,中福在线销售1.63亿元,网点即开票销售万元,无纸化投注88.68万元。市县两级筹集公益金0万元。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年初确定的3.4%的下降目标顺利完成。实施COD减排项目个,减排.45吨,扣除增量,净削减.3吨;实施SO2减排项目25个,减排吨,扣除增量,净削减.47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削减2.01%和3.63%,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优良率达69.6%,均高于前两年水平。
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35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湿地公园9处。完成造林总面积59.04万亩,其中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5.3万亩,包括人工造林12.2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
注: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hj/3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