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ldquo党建社工rdquo丰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20-8-19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328009.html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为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能力水平,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新丰县丰城街道积极探索“党建+社工”基层党建服务新模式。

新丰“融珠先行”发展

呼唤创新基层党建模式

随着新丰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融珠先行,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才能集聚放大城市发展的最大正能量,为新丰“融珠发行”添火助力。“双百计划”是由广东省民政厅主办,计划从年其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以促进政府资金和慈善资金、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增强基层社会服务力量为主旨。丰城街道因地制宜,积极统筹,确定了东瓜坑社区和紫城村为社工站试点。

探索“党建+社工”新模式

助力新丰“融珠先行”

01

搭建新型党群活动平台,确保党建服务有序开展。通过建设党建示范点,融合“广东双百”社工项目社工站,搭建新型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内容鲜活的党员活动室,完善党员和群众的活动场所,营造良好的党群活动氛围,让党员更有归属感。

02

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互联互动整合社会资源。引进和培养专业社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缓解社区干部人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为群众提供更为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实行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社工站把社工专业方法融入党员志愿服务,策划涵盖关爱、教育、联谊、文娱等活动项目,给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健康维护、青少年课后辅导、家庭教育等服务,让党员在社区服务中发光发热,实现了“服务到基层、帮助到个人”的目标,使基层党组织焕发勃勃生机。

03

党员社区领袖孵化,推动党员团队建设。呼应社区党员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各级党务资源、依托社区居委会、党员活动资讯,培训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社区进行辐射,并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灵活“接地气”的党员主题团建活动,强化党员内部凝聚力;积极开展社区活动,挖掘党员领袖人物;通过开展“松柏青青”“全民健身”等小组活动,逐步挖掘出具有凝聚力、活跃的社区党员领袖人物,推动基层党组织开展有内容、有深度的党建活动,形成条块联动、资源共享,带动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提升社区自治。

04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创新党员服务载体。为人民服务是社区党建的核心。据统计,社工站成立以来,组织街道社区30余名党员调研走访困难户和孤寡老人,解决问题20余件。通过引导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工站的社区探访困难人员活动以及协助社区活动开展,丰富了党员服务群众形式,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水平,塑造了亲切务实的党员形象。

05

“党建+社工+线上平台”,打开党员心灵之窗。为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社区党支部以“三会一课”、党组织活动、互动交流等为重点,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党的理论的前沿阵地、开展党建工作的交流平台、服务党员群众的绿色通道。社工结合社区党支部通过举办党性教育、专题讲座等,提升党员的能力和水平。去年,东瓜坑社区37名党员通过电脑终端和手机端等方式全部参加了“迎十九大党员考学活动”和“学党章、学报告专题考学活动”,参考率%。

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工作

优化基层治理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力度。同时,以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的开展,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更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

1

继续探索“党建+社工”模式延伸,推动“党建+社工+X”发展,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支部党员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如“党建+社工+微课堂”、“党建+社工+志愿者”党建+社工+线上平台等,把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管理,打造出“党员+社工”服务型党建品牌。

2

强化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积极培育引导社工站成立党组织。一方面,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手法,挖掘符合社区特色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通过小组培训、工作服等形式,加强党员志愿服务队服务社群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合适的社工入党,多方面考察和引导,为党组织引入新鲜社会力量,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同时引导和孵化成立“两新”党组织,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3

探索建立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机制。为困难党员建立资源网络和党内互助机制,发掘困难党员需求,帮助困难党员及其家庭快捷、有效地解决困难,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知识,提高对党的归属感。

制作

朱洁斐

校对

柏珍

责编

余文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hj/33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