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地理 >> 正文 >> 正文

跨国汽配企业重仓中国市场中国经营报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24/8/20

“未来,中国将有望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最大的零件采购出口基地。”7月15日,日产中国在宣布将开启包括EV和e-POWER电池在内的电驱化零部件出口的全新业务时,多次提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事实上,中国市场已是跨国零部件企业的重仓之地。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大陆集团、博世、佛吉亚、柯锐世、艾仕得、英威达等众多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加大了在华投资,投建新项目包括新建工厂、扩建生产线、设立研发中心等,投资规模达千亿级别。

“随着外资投资股比逐渐放宽,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零部件企业押注中国市场,这有利于本土零部件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认为,未来随着智能网联化的深入推进,协同制造会加速整车厂的地位被上游零部件企业削弱甚至挤压,产业链竞争格局、行业秩序和供给模式有可能发生变革甚至洗牌。

战略高地——中国市场

年,中国汽车销量在全球汽车市场下滑及疫情冲击下实现负增长,但中国仍是多家零部件企业主要销售市场中少有取得业绩正增长的市场。

财报显示,年博世集团全球销售额约亿元,同比下降4.4%,而中国市场在博世全球业绩中占比高达20%,销售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约9.1%,逆势创下新高。佛吉亚集团年销售额为.54亿欧元,同比下降17.5%,而在中国市场全年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仅下半年,销售额便达到15亿欧元,实现11.2%的增长。

同样,采埃孚集团年销售额为亿欧元,同比降低11%。其中,亚太区销售额为81.49亿欧元,成功实现3.8%的增幅,是采埃孚所有市场中唯一实现年度销售额正增长的地区,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10.3%。还有舍弗勒,在其四大区域中除大中华区年实现增长5.8%,其他区域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事实上,跨国零部件企业已将中国市场视为重仓之地。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大陆集团、博世、佛吉亚、柯锐世、艾仕得、英威达等至少18家国内外零部件头部企业在中国投建的新项目启动、开工或者投运,投资金额超过亿元,投建新项目包括新建工厂、扩建生产线、设立研发中心等。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市场在恢复力、需求、政策等方面表现出的韧性和长期增长动力,强化了中国作为一个投资地的吸引力,加强了各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信心。”在方寅亮看来,中国在产业基础、人才体系以及价值链方面正在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也让外资企业重新认识了中国市场。

另一层面讲,方寅亮分析:“疫情导致全球部分区域供应链断裂,市场感受到整个汽车供应链其实还是比较脆弱的,稳定性面临很大挑战,由此加速了零部件企业布局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调整,以此缩短供应周期,增加供应链的韧性,减小突发事件对供应体系带来的风险。”

从业务层面分析跨国零部件头部企业押注中国市场的原因,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表示,电气化和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从补贴驱动进入到全面市场化驱动阶段,产品力大幅提升,配套设施逐步改善,消费者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主流合资车企过去两年都重新调整了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战略,导入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加大本土化力度。而外资一级供应商一方面是配套跨国车企而来,另一方面也是看重自主品牌车企和不断成长的新造车势力的配套机会。

“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表现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布局趋势。”周令坤表示。中汽协数据显示,1~6月,中国汽车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25.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万辆,同比增长2倍。中汽协还预测,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6.7%至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6%至万辆。

投资项目集中在电驱动等智能领域

随着汽车技术向“新四化”变革,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从传统机械架构向电子架构升级。这一趋势,也体现在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加大投资的项目中。

比如,6月17日,佛吉亚与江西省丰城正式签约汽车电子全产业链项目,计划至年累计投入16亿元,全面升级生产设备、智能仓库、信息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并扩大生产规模。5月18日,大陆集团自动驾驶及安全事业群旗下电子悬架系统常熟工厂作为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正式开业。4月8日,采埃孚总投资10亿元的电驱动制造项目在沈阳开工,计划于年投产。据悉,截至年底,采埃孚在全球的电驱动部件订单已超过亿欧元,其中在中国市场,自年起获得了超过20亿欧元的电驱动系统领域的订单。

还有,博世与庆铃汽车于3月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亿元,其中博世持股60%。博世苏州MEMS传感器测试中心作为集团在欧洲以外的第一个半导体测试中心,将于今年正式启动扩建,计划扩大投资3.6亿元,新增1.2亿元实验室研发投入。

“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价值链条中利润潜力仅次于动力电池的部件,尤其在电机、电控领域,外资供应商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需要提高产能来扩大自身在该领域的利润空间和价值高地。”周令坤表示。

软件研发也是很多零部件企业布局中国市场重视的方向。大陆集团于7月9日宣布在重庆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称通过该研发中心培养和提升大陆集团本地软件和系统的能力。更早于去年11月,博世集团首个在中国开设的软件开发中心于无锡正式落成启用,意在强化在华创新与软件开发能力。

方寅亮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从BtoC传统视角向CtoB用户视角转变,加大投资软件研发、电驱动系统构建都是企业面对“新四化”发展趋势保障可持续发展进行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外资投资股比逐渐放宽,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零部件企业押注中国市场,这有利于本土零部件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对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也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方寅亮认为,“博弈关系发生什么变化,过去整个汽车产业链是以整车厂为龙头,话语权围绕整车厂从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等逐级减弱,未来随着智能网联化的深入推进,协同制造会加速整车厂的地位被上游零部件企业削弱甚至挤压,产业链竞争格局、行业秩序和供给模式也有可能发生变革甚至洗牌。”

(编辑:张硕校对:颜京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dl/3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