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每天如期与您分享
▌建窑
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北部建阳山区所产建盏堪称一朵奇葩,也是古人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创造奇迹的典范。
建窑器的美是很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也是崇尚自然美的代表。中国陶瓷自始烧以来,就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发展,在器物的外观上追求颜色的清浅,故有由黑变酱、再青、再白、再透明而无色的变化规律;对器物的形体则追求秀雅轻薄,在保证实用功能基础上强化其装饰性。而建窑器则恰恰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子:颜色深沉,形体厚重,是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典范。而且建窑器胎土、釉料、制作工艺不变,器具外观却千变万化,完全是在制作过程中自然形成,是自身气质的表现,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所推崇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元以降,建窑已经湮没了数百年,直到20世纪初年,日本人山本由定找到建窑的窑址并做了详细考察,由此揭开了建窑神秘的面纱。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普拉玛教授也到达建阳水吉建窑窑址考察,在回国后发表了详细的考察文章。这些活动让建窑重新回到了当代人的视野之中。
北宋建窑银兔毫曜斑盏
建窑始于唐,烧制青釉和黑釉,但由于其瓷土磁石等材料富含铁而难以去除,因此无论是青釉还是黑釉均无甚出彩之处。直到进入北宋,建窑的工匠们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的弱点可以变成优点,这就是充分利用原材料富含铁的特点而专攻黑釉瓷,并由此创造出一个划时代的奇迹。
建窑主要烧制各种生活用具,或者可以说是专攻烧制各类茶盏,因此目前所见到的建窑器主要就是各类茶盏,其他类型的器物十分少见。建窑的茶盏看似单一却千变万化,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即点、线、面、变。
点:就是各类点状油滴以及鹧鸪斑盏。油滴又可细分为星斑油滴、雨点油滴和鳞片油滴三种。星斑油滴外观如闪耀的星星,周边带有芒。雨点油滴如雨天之后,在玻璃窗上可看到雨点干枯之后留下的痕迹一般,如同一串串的珠子。鳞片油滴顾名思义如鱼鳞般呈片状,层层叠叠,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宋建窑黑釉银兔毫曜变敞口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dl/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