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丰城市 >> 丰城市地理 >> 正文 >> 正文

上交数千副棺木后,丰城市小港镇打算这么做

来源:丰城市 时间:2018-5-31

“我曾经也是一位村干部,绿色殡葬,省时、省田、更省钱”。江西丰城市小港镇横岸村70多岁的老人熊山东第一个把棺木上交到镇里农机站收集点。

5月9日上午,该镇召开动员大会,下午全镇党员干部带头动员自己的亲属上交26副棺木;

5月9日,全镇有副棺木由各村村民组织用三轮车送到了收集地;

5月10日,副棺木安全顺利送到收集地点。当日,大港第一个非公职正常死亡人员自愿按受火化;

10日和11日,3位正常死亡的村民家属签订绿色殡葬协议进行火化,小港镇在丰城率先迈出了绿色殡葬改革的坚实步伐。

百岁老人徐文辉自动上交棺木(视频截图)

88岁老人余万英上交棺木

据小港镇绿色殡葬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唐凯介绍,小港镇全镇人口现约8万余人,棺木有余副,财政将拿出万元对这些主动上交棺木的给予每副元的奖补,统一进行销毁。

此次殡葬改革后,全镇范围内的亡故人员将全部实行免费火化,镇里将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骨灰堂或公益性公墓用于放置骨灰盒,独立墓穴占地面积不超过0.5平方,合葬墓穴的单位占地面积不超过0.8平方,一律采用卧碑。

那么,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推行殡葬改革?传统丧葬态势如何?又存在哪些弊端?

据《半月谈》(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通讯社主办)记者调研发现,有的老人舍不得吃穿、舍不得治病,把养老钱变成棺材本;有的贫困群众举债办丧事,要五六年才能还清;有的生前修坟制棺、厚葬“排场”不断花样翻新……有个县一年竟能“埋”2个亿。

文中显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绝大多数村民想节俭办丧,但又担心背后被戳脊梁骨说不孝顺;另一方面也因农村长期遗留下来的丧葬与家族运势相关的认知,不少村民虽不想延续这种殡葬怪相,却不敢公开反对。

《丰城印象》认为,上交棺木无疑是引导村民摒弃千年丧葬习俗,向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绿色殡葬改变的突破口。如何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是当务之急。

《丰城印象》认为,一方面老人在有生之年要善待自己,一方面儿女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老人更多关心、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中科公益抗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dl/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