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丰城撤县设市30周年,觉得有必要说说丰城这座老城的事情,一来看看三十年来,丰城今夕的变化;二来回顾一下,曾经的历史。
从年至年,丰城发生了什么?
举个财政收入的例子,年的财政收入不到1亿(年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1亿),年财政收入突破70亿大关(年的财政收入还没统计出来,应该高于70亿),翻了多少倍,不说了。
秦时,老城剑光地区就有先民定居,属豫章地域隶九江郡。汉初,属豫章郡。东汉建安十五年(),汉献帝时丰城地区从南昌县南境分出,置富城县于富水之西,名富城,此为丰城建县之始;晋太康元(),移县治于丰水西,改称丰城,剑光隶属豫章郡丰城县。至隋末唐初,随着人口繁衍,经济活动逐渐频繁,剑光因地处赣江之滨,得交通便利,形成贸易集市,传名“曲豆镇”。唐永徽二年(),县治从石滩荐楼杨家、港塘迁驻赣江东岸(今剑光街道)。由唐至清多年间,剑光均隶属丰城,一直是州(富州)、县(丰城、吴果)的治所。期间,唐天佑二年(),为避讳梁王父名诚,丰城改称吴皋;元至元二十三年(),丰城县因户满5万,升置州,名富州。据清同治十二年()编修的《丰城县志》记载,县域成有圆型,周围有城墙包围,进出城有东门、折桂门、广益门、南门、登仙门、西门、高升门、北门、望仙门、小东门共10道城门,县治位于城中北部,正前方设江关门塞。城内商铺错落有致,湖泊纵横交织。
卢明燎摄
新城航拍
民国时期,剑光隶属丰城未变。民国元年(),丰城属豫章道;民国十五年(),丰城属省直辖;民国二十一年(),丰城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管辖;民国二十四年(),丰城属江西省第二行政区管据:民国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丰城改属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区管辖,专员公署设剑光。其间民国二十七年()避日军侵扰,县政府迁至罗山乡门楼岗村办公,3个月后复回县域。民国三十一年(),丰城仍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管辖;年,丰一镇、丰二镇合并,因丰城以干将莫邪雄雄宝剑著称,别名剑邑,始称剑光。民国三十五年(),江西省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设于丰城,衙署位于考棚(原水电局仓库),直至国民党政府统治结束。
盛志逖摄
新城夜景
一户一宅秀美乡村
民生民享
年5月21日,县城解放,剑光成为县人民政府驻地,6月设为县直属区。年,全县实行区乡建制,剑光为第一区,后改成城关区:年,并区建镇,改名城关镇:年,成立人民公社,城关镇改称新城公社;年,复名城关镇:年,撤区并社,城关镇改为丰城镇革命委员会;年,丰城镇革命委员会更名为丰城镇人民政府;年11月,政社分开,恢复乡镇政权制,丰城镇改称剑光镇;年,经国务院批准丰城撤县设市;剑光镇是中共丰城市委、丰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年10月,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撤销剑光镇,设立剑光街道。年1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举行搬迁仪式,市政府大院整体迁往新城区河洲街道玉龙社区府前路号市行政中心。随后,驻地剑光街道(俗称“老城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逐渐迁出境内,城市房地产建设迅猛发展,高楼林立,人口骤增,剑光成为全市人口密度大的宜居地和全市商贸物流、文化娱乐中心。卢明燎摄
盛志逖摄
老城航拍
智慧设施农业
洪州窑博物馆
循环经济园区一角
现代农业
丰邑中央
新农村
国家级高新园区一角
王堃摄
从以上资料中得知,丰城的名称历经了“富城—丰城—吴皋—富州—剑光——丰城”,剑光街道的名称历经了“曲豆镇—剑光—城关区—城关镇—新城公社—城关镇—丰城镇革命委员会—丰城镇人民政府—剑光镇—剑光街道”,都几经易名。资料显示丰城曾在民国十五年(年)就属于省直管,如今的丰城也是“省直管”,看来有历史渊源的。抗日战争期间,洛市镇门楼岗村还是丰城县政府临时所在地,可惜只有三个月时间。
资料参考丰城剑光街道志
祝愿我们家乡丰城
明天会更好!
▍信息来源:玉龙河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信息发布”,找工作,找店铺,找房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chengshizx.com/fcsdl/33495.html